随着阿特斯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日益加深,阿特斯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和拥有电站项目储备最多的太阳能电站项目开发商之一,在六大洲拥有良好可追溯的公共事业级太阳能电站开发业绩,累计开发、建设、并网的太阳能电站总量超过5.6GW,全球处于开发后期的太阳能电站和项目储备总量超过15.6GW。
据了解,目前海外主要市场如日本等普遍按照交流侧来限定电站容量。虽然目前国内市场受限于储能成本问题仍在起步阶段,但相关人士表示,储能可能成为未来电站进行一次调频改造的主流方案。
据十一科技华东分院某技术人员介绍,在2018年的领跑者项目中,就已经考虑1.3-1.4容配比,由于政策及能监局限制超配,因此一般考虑1.05-1.1容配比。如果以逆变器的交流侧额定有功功率之和作为电站容量的定义,不仅将提高系统利用率,还能够解决土地审批和并网点容量确定的问题。图表:最近一年部分国家的弃风弃光率和风光发电占比(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挑战之下,光伏必须致力于成为电网友好性电源面对上述相关风险,在即将面对全面市场化的前提下,光伏行业不能一味的打口水仗要求电网予以支持,无论是调峰还是弃光,电网都很难做出让步,所以光伏企业必须想办法从技术层面加以解决。2019年年底,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正式提出了放开容配比的限制。第二,电力波动性的考验。
容配比提升,电站发电量提高,还牵涉到弃光风险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在平价之后,也将迎刃而解国内光伏电站将不再受制于补贴资金的约束。1月25日,就在陕西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发之际,隆基股份宣布向中国红十字会隆基百分之一基金捐赠1000万元,专项资助陕西援鄂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抢抓战略机遇黄金期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再次成为了热点话题之一。让基层村卫生室由燃煤烧炉子取暖,转变为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发电供暖,为村民就诊提供了良好的室内温度及干净的环境。此次行业寒冬也为一味追求规模增长、市场相对单一、过度依赖补贴的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反思。在两年间,隆基携手供应链通过研发加实践同步开展的方式,在反复实践中最终攻克了这一关键技术,并于2015年率先导入量产。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凝心聚力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关键之年。隆基股份成长之壮大的20年也正是中国光伏产业不断探索取得长足发展的20年,以隆基为样本观察中国企业的发展及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到中国光伏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及他们为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2013年起,隆基开始投入金刚线切割技术的研发,并着力扶持供应链企业进行共同研发。云南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9年在云南省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电站,隆基供应了196MW高效光伏组件,占项目总体量的85%,让40218户贫困户在光伏扶贫中受益。在这些技术之中,今天已经被全球硅片生产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金刚线切割技术就是典型案例。在今天的全球光伏产业,所有具有关键指标意义的先进技术基本上均由中国光伏企业保持着全球最高水平。
今天,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成果有目共睹,在中国企业的引领下,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在全球许多地区已经成为最经济的电力能源,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时代已经开启。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丽江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的就业扶贫车间向华坪县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开招聘,补忠汉进公司做起了行政工作,越干越顺心的补忠汉信心满满地说:就业扶贫车间让我有了脱贫的底气。进入21世纪起,随着全球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担忧加剧,各国纷纷开始探索可再生能源应用,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德国于2000年和2004年推出的《可再生能源法》及《上网电价法》,这直接推动了德国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1954年全球第一块光伏组件产品诞生,1958年我国研制出第一块硅单晶,之后40年间我国的光伏应用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和实验场所。
尤其是2007年国家出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后,在技术研发和政策扶持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光伏产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期,以技术引领、规模领先、模式创新、质量提升、全球发展,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之路,占据了目前全球光伏产业75%以上的市场份额,是我国完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2020年初,隆基正式加入RE100倡议,承诺到2028年在全球生产运营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供能。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进一步为隆基股份走出去指明了方向。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光伏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而我国的光伏市场化应用探索始于1998年,2000年左右中国第一批光伏企业诞生。
其中,光伏扶贫就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技术进步带来的不仅是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更使中国光伏企业具备了市场标准制定权和引领市场方向的能力。隆基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公司业务价值链结合,以教育支持、气候行动和社区发展为重点,参与光伏扶贫和促进绿色能源发展,推进企业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建设。光伏扶贫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在中国光伏产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光伏产业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三大攻坚战中,开创了光伏+扶贫光伏+治沙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化应用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21世纪初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不仅是金刚线切割技术,今天行业内光伏使用的光致再生技术、双面双玻组件、高效PERC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都是由隆基率先导入量产的,隆基和其他优秀的中国光伏企业也始终保持着这些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
每年,隆基股份都会向宁夏固原市544所村卫生室提供163.20万元的取暖电费,帮助卫生室降低燃煤使用。同时,在山东莱西、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和兰州大学设立奖助学金,帮助800余名学生完成学业。
当时,金刚线切割技术已经在国外很多领域开始应用,而这项技术长期被一些国外企业牢牢控制,不能为我国光伏企业使用。此后,隆基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基础、经济条件、区位优势的分析后,最终很快确定在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州进行硅片产能布局:2016年8月18日,隆基股份投资约17亿元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古晋布局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单晶电池和单晶组件全产业链,这也是中国光伏企业首个海外全产业链基地;2019年2月23日,隆基再次投资8.4亿元在古晋布局年产1GW单晶电池项目;2019年6月5日,隆基再一次投资10亿元在古晋布局年产1.25GW单晶电池项目。
2020年2月,隆基又收购了另一家中国光伏企业宁波宜则旗下的越南组件工厂,进一步加速了隆基股份海外产能快速提升。思木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永兴乡,是由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组成少数民族贫困村落。
今天,国内金刚线产业已经实现了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的完全自主化,关键技术指标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为渴望迈向国际化的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基金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青海玉树地震救灾及重建,救助西藏先心病儿童。早在2017年,隆基股份曾在这些村卫生室的屋顶,建设了6.4M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清洁能源技术,解决村冬季取暖难题。
产业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形势,光伏发电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同时,隆基积极响应国家六稳六保号召,采取共享员工方式,帮助因人员无法返工受到影响的供应链企业及时开工复产。
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之初,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旺盛和政策扶持力度的提升,也一度出现了蜂拥而上的发展局面,大量参与企业的涌入造成了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局面。面向未来,光伏产业必将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后发先至造就全球最大光伏市场人类对于光伏发电的探索始于1839年,这一年法国物理学家AE贝克勒尔发现光生伏特效应,奠定了光伏发电技术的开端。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不止体现在关键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更体现在产业链成熟度的不断完善。
以隆基为例,2012年-2019年,隆基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资金高达53.72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研发投入总额超过美国光伏产业研发投入最高的两家企业之和。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结构体系已经形成共识。在发展之初,中国的光伏产业呈现出两头在外局面,也就是原材料依赖进口,光伏市场也以海外为主,即使是在国内的生产制造环节,一些配套技术和设备也严重依赖进口。这一年,也正是隆基稳步推进国内产能布局、正式筹备规划海外布局的开始。
同时,通过创新产品交付模式,通过长安号中欧班列进行产品交付,及时保障了欧洲20余国客户的产品交付及时。2019年,隆基加入中国企业气候行动,参与陕西延安的绿色乡源清洁取暖项目,捐赠块高效单晶双面半片光伏组件,支持农户试点太阳能光伏发电+水暖炕方式,探索为中国乡村清洁能源转型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因此也获得了2019年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主办第十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颁发的全球人居环境杰出贡献奖
如《美国电工法》、美国国际防火规范IFC、国际建筑规范IBC、住宅规范IRC以及美国消防局2019年发布的NFPA855标准都对储能系统提出了UL9540列名的要求。即使电芯、电池模组、变流器或其他零部件经过了安全评估,但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不一定可以完全保障系统的安全。
作为全球储能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北美地区对储能系统的品质和安规要求极为严苛。截至2019年底,阳光电源参与的全球重大储能系统项目超过900个,均未发生一次安全事故。